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按照統一的時空基準進行數據獲取與處理、建庫與服務。
圖1 實景三維建設技術路線圖
坐標系統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當采用其他坐標系統時,應與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建立聯系。
高程基準采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
時間基準采用公元紀年和北京時間。
按照統一的時間節點開展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如實反映當前時點下,以及前序各時點下人類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的真實狀況。
1.多源數據獲取與預處理
(1)其他實體獲取與預處理
通過共享方式獲取,進行坐標格式轉換、語義化、結構化等預處理。
(2)物聯感知數據獲取與預處理
通過共享接入和網絡抓取等方式獲取,進行數據抽取、清洗、壓縮等預處理。
2.數據生產
(1)地理場景生產
按相關標準及現行方式生產。
(2)基礎地理實體生產
以二維形式表達的基礎地理實體通過已有數據轉換、基于地理場景生成、基于高精度基礎地理實體生成等方式生產。以三維形式表達的基礎地理實體通過基于傾斜攝影三維模型生成、基于激光點云生成、基于其他方式生成等方式生產。
(3)部件三維模型生產
按相關標準及現行方式生產。
3.數據融合
在地理場景之間、地理實體之間,以及地理場景和地理實體之間進行融合;物聯感知數據與地理實體建立關聯關系;對融合過程中存在的沖突進行檢測及處理。
1.數據庫設計
實景三維中國數據庫包括地理場景分庫、地物實體分庫、地理單元分庫、物聯感知數據分庫和元數據分庫等,各分庫根據數據內容細化為不同子庫,各子庫根據數據內容分為若干圖層。
2.數據組織
地理場景按照分層分塊存儲,以二維形式表達的地理實體按照分層存儲、以三維形式表達的地理實體按照分層/單體存儲,物聯感知數據分記錄存儲。
3.建庫與服務
實景三維中國數據庫分為國家層面、省區層面和城市層面實景三維數據庫,分別存儲全國、省區、城市范圍內的實景三維數據以及元數據。開發數據庫管理系統,用于實景三維數據的統一存儲管理、數據編輯和查詢統計等。以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或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構建應用服務系統。
本文鏈接:http://www.duo1680.com/industry/122.html
本文標簽:實景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