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我們在不同的公園之間構建生態廊道,保護動物的遷徙。
01
數據說明
研究區影像.tif:研究區的遙感影像數據。
高速公路.shp:高速公路線數據。
市區道路.shp:市區道路線數據。
鐵路.shp:鐵路線數據。
河流.shp:河流面數據。
森林公園.shp:兩個森林公園點數據。
訓練樣本.shp:監督分類使用的訓練樣本數據。
02
要求
影像分類:使用提供的訓練樣本進行監督分類,具體的監督分類方法任選。(10分)
創建生態廊道保護物種遷徙:(50 分)
找出從辰山植物園到陽山森林公園之間動物遷徙所花費成本最低的路線,規劃部門將在這個路徑上修建生態廊道,以保護動物在兩個森林公園之間遷徙。動物在遷徙過程中,在經過不同的地表時,困難程度是不一樣的,經過不同地物的成本值見下表。
注:水域和交通用地參考已有的矢量數據,其他參考遙感影像。道路線數據的影響范圍見下表緩沖距離。
03
數據提交
所有最終結果數據,包括最終的阻力成本表面柵格、最短路線數據、總成本值等。
步驟:包含數據處理的所有步驟的文檔,盡可能附圖說明;
技術文檔:應包括解題思路、解題過程說明和結果等內容。解題過程說明中,請盡可能附圖說明。
成果數據、文檔放置在一個文件夾內,以小組編號命名,放置在一臺電腦的D:\GISContest 目錄下,并在桌面生成一個快捷方式。
交通用地賦值之后要做什么呢?當然是面轉柵格了!
因為轉了之后我們才能進行柵格計算器的疊加得到阻力面!
那么經此過后我們已經得到了交通用地的阻力圖層了!
接下來就需要用到我們一開始分類后的土地類型圖了!是不是很想念它呢?我們終于要對它下手了!那其實也非常簡單,只需要添加一個字段或者重分類一下就可以了:
以及河流的阻力面:
接下來呢,需要進行重要一步,鑲嵌至新柵格?。]錯,除了鑲嵌DEM,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這里了!
這里可千萬需要注意參數設置哦,比如說像素類型、像元大小、波段數、還有最重要的鑲嵌運算符?。。?img src="https://file.tuyuangis.com/uploads/20211028/7724382d78106dcea06764b539a38bdc.png" alt="在這里插入圖片描述" />
到這里,其實我們已經到達了最后一步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接下來的步驟觀眾老爺們也要細細觀看哦~
森林公園其實就是我們的“源”,那么有兩個,我們需要選中其中一個,然后選擇成本距離,這里記得還要輸出一個回溯鏈接數據,這個是后面的成本路徑中必需的:
最終我們得到源地1的成本面:
接下來其實就是最后一個步驟了,成本路徑,選擇我們剛剛生成的成本距離和回溯鏈接即可:
其實如果有多個源的話,我們需要一個個選擇,然后進行成本距離和成本路徑的生成,然后刪去重復的,但是這里只有兩個點,其實也就是方便了我們,我們只需要選擇一次即可。
最后的操作在成本距離的運行會耗費比較多的時間,可能和電腦的配置與ArcGIS的版本有關,觀眾老爺們需要耐心等待,有可能半個小時以上也說不定,我這里就運行了接近半個小時。
那么最后的成本路徑其實也要注意,它可能出來的線是非常細的,我們可以在布局試圖中在整它的粗細,那么最終的成本距離和廊道就這樣得到了,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尹海偉教授的書籍中其實就有這樣的一章節,關于如何使用ArcGIS生成生態廊道的,大家如果這個做的不過癮的話可以找來該教程來操練操練,那個數據中的源就不止兩個了~~~、
其中還介紹了使用重力模型進行生態廊道的提取方法:
本文鏈接:http://www.duo1680.com/blog/353.html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