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olume Fraction)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筑面積與凈用地面積的比率,又稱建筑面積毛密度。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中的建筑物數量與日俱增,建筑密度越來越大,高容積率的住宅項目意味著小區內房子建得多,而高容積率的住宅必定會帶來高密度的居住人口,最終導致小區中業主的生活舒適度下降。另外,高密度的居住人口還會對小區內的健身場所、兒童活動區域、娛樂中心以及樓宇內的電梯、消防通道形成比較大的壓力。
為此評估各小區的容積率在開發規劃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次小編就跟各位小伙伴一起計算容積率。
本次使用到的數據包括:(文末有練習數據下載鏈接)
小區面積數據“parcel”;
小區內各建筑物數據“buildings”里面包含了建筑物樓層數和單層面積數據;如下圖所示,綠色代表各小區,藍色代表建筑物。
計算公式:容積率=總建筑面積/用地面積
(1)計算各個小區的面積。右鍵小區數據“parcel”選擇屬性表,添加雙精度類型的字段“area”計算各小區面積,右鍵“area”列頭,選擇計算幾何,屬性選擇“面積”,點擊確定即可得到各個小區的面積。
(2)計算各建筑物的建筑總面積(既樓層數單層建筑物面積)。右鍵建筑物數據“buildings”,打開屬性表,字段“FLOOR”和“area”分別表示樓層數和單層建筑物面積,新建雙精度字段“Zarea”后右鍵選擇字段計算器輸入公式:[FLOOR][area]即可得到每棟建筑物的總建筑面積。
(3)用各個小區標識小區范圍內的建筑物,這樣可以知道每個小區里面有多少建筑總面積。選擇【Analysis Tools】|【疊加分析】|【標識】工具,相關參數設置如下所示:
(4)這時候我們看“BSbuild”的屬性表可以發現每個建筑物的唯一標識碼“FID_buildings”都對應著一個小區的唯一標識碼“FID_parcel”,同時每一棟樓都有自己屬于的小區,這樣就方便我們累加統計每個小區內的建筑物總面積。
(5)統計每個小區內的建筑物總面積。我們右鍵“BSbuild”的屬性表中的“FID_parcel”字段,選擇【匯總】,在打開界面中的【選擇一個或多個要包含在輸出表中的匯總統計:】的下拉選項選擇【Zarea】—>【總和】,輸出表格設置為“Sumarea”。這個操作的意思就是輸出的表格中會統計每一個小區范圍內所有建筑物的總建筑面積。
(6)我們打開剛才新建的表,可以看到里面統計了每一個小區內的建筑物數量(字段“Count_FID_parcel”)和建筑物總面積(字段“Sum_Zarea”)。
(7)如果我們要計算每個小區的容積率還需要各小區的總面積,但是它在小區數據“parcel”里面,所以我們要把“Sumarea”表連接到“parcel”的屬性表上。這時候我們右鍵“parcel”,選擇【連接和關聯】—>【連接】,打開連接窗口后將兩個屬性表之間的公共字段進行連接,相關參數設置如下:
(8)點擊確定后打開“parcel”屬性表可以發現每個小區的建筑物總面積(字段“Sum_Zarea”)都出現了,我們新建一個雙精度字段“rate”用來計算小區的容積率,并且在新建的字段上使用字段計算器輸入公式:[Sumarea.Sum_Zarea] / [parcel.area],得到各個小區的容積率。
(9)對“parcel”數據據進行符號化后可以清楚的看得那一個小區的容積率最高。
成都途遠GIS是一家專業致力于無人機航空攝影測繪、航空數據處理、GIS地理信息系統研發、數字孿生城市制作、數字沙盤模型等業務的創新型科技公司,為您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務。
本文鏈接:http://www.duo1680.com/blog/433.html
本文標簽:Arc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