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區域土地開發時,需要對整個區域的土壤穩定性進行相關的評估。這時候應用我們學到的GIS空間分析方法,能夠快速有效地對影響土壤穩定性的因子進行制圖并評估打分,通過構建評價體系,利用數據的疊加分析,形成土壤穩定性專題圖,可以為土地開發保護提供決策支持。
一般進行土壤穩定性評估會用到的數據包括某區域的數字高程模型和土地利用圖。經國內外的一些相關專家研究,土壤穩定性評估的幾個原則如下所示:
(1)坡度越陡,穩定性越低。坡度分級臨界值分別為:微坡為小于5°,較緩坡為5°8°,緩坡為8°15°,較陡坡為15°25°,陡坡為25°35°,急陡坡為大于35°。
(2)陰坡比陽坡穩定,陽坡是面向太陽的山坡,而陰坡則是背對太陽的山坡。北半球陽光主要從南方照向北方,所以南坡(90°-270°)為陽坡,北坡(270°-360°,0°-90°)為陰坡,南半球則相反。
(3)土地利用類型的穩定性級別由高到低分別為:森林、水域、草原、居住用地和農耕地。
小編直接給出評估思路吧,直接上技術流程圖(感覺文字說明沒有技術流程圖來的明白,看圖一目了然是不是?)
圖片
下面小編開始講操作了哈。
(1)提取坡度數據。選擇【Spatial Analyst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工具,【輸入柵格】選擇“dem”,【輸出柵格】設置為“slope”,根據需要,設置其他參數,點擊【確定】,生成坡度數據“slope”,如下圖所示:
(2)提取坡向數據也是一樣的操作哈,使用【坡向】工具最后生成坡向數據“aspect”,如下圖所示:
(3)選擇【Spatial Analyst 工具】|【重分類】|【重分類】工具,【輸入柵格】選擇“slope”,【值字段】選擇“Value”,點擊【分類】,分類方法選擇“手動”,類別選擇6,依據下表對坡度進行重分類,【輸出柵格】設置為“rslope”。
坡度重分類輸出結果如下圖所示:
(4)選擇【Spatial Analyst 工具】|【重分類】|【重分類】工具,【輸入柵格】選擇“aspect”,【值字段】選擇“Value”,點擊【分類】,分類方法選擇“手動”,類別選擇4,依據下表(該地區在北半球)對坡向進行重分類,【輸出柵格】設置為“raspect”。
(注意:這里將東北、西北、正北三個方向統一歸并為北坡,讀者可根據自己的理解設置,新值也可以相對應的自己賦值,但是陰坡的值必須大于陽坡的值,使其符合邏輯)
坡向重分類輸出結果如下圖所示:
(5)將“landuse”依據土地利用類型轉為柵格數據。在ArcMap中,選擇【轉換工具】|【轉為柵格】|【面轉柵格】工具,【輸入要素】選擇“landuse”,【值字段】選擇“LANDUSE”,【輸出柵格數據集】設置為“landgrid”,【像元大小】必須與dem數據分辨率相同,即“100”,根據需要,設置其他參數。
面轉柵格的輸出數據“landgrid”結果如下圖所示:
(6)接下來對“landgrid”數據進行重分類,注意本次重分類的【值字段】選擇“LANDUSE”,直接在新值更改即可,相關參數設置如下圖所示:
最終重分類輸出結果為“rland”,如下圖所示:
(7)最后對坡度、坡向、土地利用類型進行空間疊加分析。選擇【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圖代數】|【柵格計算器】,分別給坡度等級數據“rslope”、坡向等級數據“raspect”、土地利用適宜性等級數據“rland”賦予權重0.3、0.3、0.4,相關參數設置如下圖所示:
(8)下面對輸出結果進行符號化,首先右鍵結果圖層選擇屬性,點擊符號系統選項卡,選擇顯示方法為“已分類”,設置分類為“相等的間隔”,分類數目為3,點擊確定。
圖片
(9)接著在右邊的標注欄下面寫上相應的穩定性類型,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最后在布局視圖下面進行出圖的相關設置即可。
(10)最終的土壤穩定性結果圖如下所示:
成都途遠GIS是一家專業致力于無人機航空攝影測繪、航空數據處理、GIS地理信息系統研發、數字孿生城市制作、數字沙盤模型等業務的創新型科技公司,為您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務。
本文鏈接:http://www.duo1680.com/blog/430.html
本文標簽:ArcGIS